一、春草意象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细腻笔触描绘早春草色朦胧的美感。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崔颢《长恨歌》,通过色彩对比展现春日繁花与青草的交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崔颢《黄鹤楼》,以草色暗示春意盎然的背景,烘托诗人得意心境。
二、边塞与荒凉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以燕草、秦桑的意象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落日解鞍芳草岸,春风十里扬州路"
韦庄《送别》,通过草色渲染离别后的孤寂感。
三、时光与哲思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以草色象征隐逸生活的清幽。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齐己《小松》,借草性表达坚韧的生命力。
四、宫廷与抒情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
赵以夫《贺新郎·草色庭前绿》,以草色烘托宫庭的幽静与孤寂。
"恩袍草色"
无名氏《桂枝香·恩袍草色》,以草色隐喻受宠后的荣耀与孤寂。
这些诗句通过草色这一意象,或写实描绘自然景色,或借喻抒发情感,展现了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