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别类
《送别》- 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谐音:“柳”谐音“留”,表达挽留之意。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谐音:“伤”谐音“霜”,渲染离愁氛围。
《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谐音:“柳”谐音“留”,以柳枝挽留别情。
二、爱情类
《无题·相见时难》- 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谐音:“丝”谐音“思”,表达至死不渝的相思。
《卜算子·咏梅》- 陆游
“但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谐音:“羞”谐音“嗅”,以梅喻指倾慕对象。
三、其他经典
《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谐音:“晖”(日光)谐音“回”,劝勉珍惜时光。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谐音:“萁”谐音“齐”,控诉兄弟相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谐音:“肠”谐音“长”,表达决绝离别。
四、趣味谐音
《竹枝词》- 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谐音:“晴”谐音“情”,以天气喻指情感变幻。
以上谐音多用于表达隐秘情感或增强意境,如离别时的不舍、相思的绵长等。通过谐音的巧妙运用,古诗更显含蓄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