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的核心情节,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为救诸侯联军而与吕布在虎牢关展开的激战。以下是主要情节梳理:
一、背景铺垫
董卓暴政引发诸侯讨伐 初平元年(189年),董卓专权,曹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诸侯在洛阳集结,推袁绍为盟主。
吕布驻守虎牢关
董卓派吕布镇守虎牢关,其凭借高超武艺连续击败联军将领,如斩杀公孙瓒、张飞、关羽等,联军士气崩溃。
二、三英战吕布主战场
张飞初战吕布
张飞骑丈八蛇矛冲入敌阵,与吕布连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展现其勇猛但略显鲁莽。
关羽加入夹击
关羽见张飞陷入苦战,挥舞青龙偃月刀从侧面夹击吕布,两人战至三十回合仍难分胜负,进一步印证吕布的武艺超群。
刘备远程支援
刘备策马冲入战场,手持双股剑与吕布对峙。三人形成“三匹马丁字儿”阵型,吕布虽灵活但渐感压力。
三、战斗结果与意义
吕布败退虎牢关
在三英的合围下,吕布无法继续抵挡,最终败退至虎牢关。此战标志着其单打独斗的终结。
诸侯士气复苏
三英战吕布的壮举点燃了诸侯联军的士气,为后续反击董卓创造了条件。
文学象征意义
该情节通过三英的默契配合与吕布的孤独奋战,象征了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协作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同命运。
四、历史与文学差异
历史真实性: 此情节为民间创作,史书《三国志》未记载。罗贯中通过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如吕布的“天下第一猛将”称号。 文学价值
综上,三英战吕布不仅是《三国演义》中展现英雄气概的巅峰段落,也是中国文学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