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的名人故事,非诗歌类作品同样蕴含深厚情感。以下是两篇经典案例:
一、王安石《泊船瓜洲》
创作于1075年,王安石途经瓜洲时所作。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景寄情,既表达了对江南春色的赞美,更隐含对金陵(南京)故居的深深思念。此句因意境深远,成为千古名喻,被吴中士人家藏于草堂,初云“又到江南岸”,可见其流传之广。
二、王安石《葛溪驿》
七言律诗代表作,描绘驿站秋夜难眠场景:“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诗中通过“归梦不知山水长”一句,直白抒发对故居的眷恋与无法归去的无奈,情感真挚且悲怆,被《青琐高议》等古文典籍收录。
补充说明
王安石的思乡诗多与政治理想相关,如《泊船瓜洲》隐含其推行新政后渴望归隐的心境,《葛溪驿》则反映其晚年流放期间的孤寂与思乡之苦。其作品以情景交融著称,被后世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