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眉鼠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外貌特征和神态,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外貌特征 指眉毛浓密且形状弯曲(如鼠眼),常被比喻为“小偷”的特征,暗示狡猾、阴险的气质。
神态与性格
除外貌外,还形容人神情鬼鬼祟祟、行为不光明正大,常与狡诈、不可信赖等性格特征关联。
二、用法与结构
作谓语/定语: 可独立使用或修饰名词,例如“他贼眉鼠眼的模样让人不寒而栗”。 近义词
反义词:眉清目秀、相貌堂堂。
三、出处与演变
文学来源:最早见于清代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原文描述小和尚“贼眉贼眼”,后演变为成语。
面相学解读:在面相学中,该成语特指眼白显露或两腮无肉者,认为此类面相者可能心术不正。
四、使用注意
该词为贬义词,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例如:
正面人物:他虽外表清秀,但行事过于谨慎,被误称为“贼眉鼠眼”。
负面描述:那个盗贼贼眉鼠眼的,最终被绳之以法。
综上,“贼眉鼠目”通过外貌与神态的结合,形成对狡诈之人的典型刻画,需结合语境区分文学修辞与现实评价。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