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 xiá xiǎng,指 超越现实的想象或思索,具有以下特点:
核心含义 遐想包含两种基本含义:
- 悠远地想象:
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诗意联想;
- 超越现实的思索:如"孔明盘桓,俟时而动,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文学与日常应用 该词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杜甫的"遐想云外寺"描绘自然景观引发的联想。在日常语境中,也可表达对未来或未知的憧憬,例如"看着校园蓝图引发遐想"。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联想、遐思、设想、憧憬; - 反义词
词语出处
遐想最早见于晋朝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后续在唐代元稹、宋代沙汀等诗人的作品中均有使用。
注意:
虽然"遐想"有时被误用为"幻想"的同义词,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幻想多指不切实际的空想,而遐想更强调无拘无束的思维过程,既可能指向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的延伸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