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和父亲节是两个重要的国际节日,旨在表达对母亲和父亲的感激与爱意。以下是它们的由来和背景:
一、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母亲节的起源
现代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于1908年发起。她是一位丧偶母亲,目睹了战争中母亲们的辛劳与牺牲,主张设立节日以表彰她们的贡献。1910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
早期形式与象征
最早的母亲节活动包括母亲聚会、家庭聚餐和赠送礼物。康乃馨因象征母爱逐渐成为主流礼物,而萱草花(忘忧草)在中国等地区被作为传统母亲节花卉。
国际传播与演变
母亲节逐渐成为全球性节日,但具体日期因国家而异。例如,中国港澳台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庆祝,而中国内地则采用国际通行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
二、父亲节的由来
现代父亲节的起源
美国父亲节由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于1909年倡议设立。她早年丧母,由父亲独自抚养子女,深感父亲辛劳,故提议以父亲节纪念所有父亲。1910年,美国斯波坎市成为第一个庆祝父亲节的城市,最初以父亲去世周年纪念为主。
日期的确定
多德夫人建议将节日定在父亲生日(6月5日),但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改为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以便更广泛地普及节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法案,将父亲节定为全国法定假日。
早期习俗与象征
最早的父亲节参与者佩戴红玫瑰(在世父亲)和白玫瑰(已故父亲),以示区分。随着时间推移,礼物、家庭聚会和感恩活动成为主流形式。
三、补充说明
中国本土的“双亲节”
中国没有官方的“父亲节”,但有两种传统说法:
1. 尊崇黄帝(人文始祖)和嫘祖(先蚕娘娘),分别对应农历三月初三和六月初六;
2. 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以卦象象征父母,对应六月初六(坤卦代表母亲)。但这两者属于传统文化符号,并非现代节日。
国际差异
母亲节多与母亲生育相关(如5月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则更侧重家庭贡献的普遍性。部分国家如希腊、英国等有不同传统日期。
通过这两个节日,人们不仅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也倡导家庭团聚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