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忆读书”的四字成语和俗语,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四字成语
津津有味
形容对事物兴趣浓厚,常用于描述阅读时的投入状态,如“他读《红楼梦》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指对事物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常用于自谦或批评学习不深入,如“他对历史事件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或描写生动逼真,如“画中人物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形容缺乏趣味或兴趣,如“冗长的报告让人索然无味”。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如“他学富五车,谈吐不凡”。
凿壁偷光
源自匡衡凿穿墙壁借光读书的故事,现比喻刻苦求学。
悬梁刺股
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保持清醒刻苦学习,如“他悬梁刺股,终成大器”。
韦编三绝
形容读书勤奋,如《史记》编撰者韦编多次断绝,现多用于形容长期刻苦钻研。
囊萤映雪
原指车胤用萤火虫照明、孙康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后比喻刻苦攻读。
十年寒窗
形容长期刻苦读书,如“他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理想大学”。
二、俗语
书中自有颜如玉
指书中描绘的美好事物,常与“书中自有黄金屋”连用,强调读书的潜在收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既需广泛阅读,也要注重实践经验。
开卷有益
指读书总有好处,常用于劝勉他人多读书。
手不释卷
形容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斟酌字句,也指死抠文字,现多含贬义。
以上成语和俗语均与读书相关,既有描述学习状态的,也有劝勉勤奋求学的,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