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端午日》主要描写了湘西地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通过赛龙舟和赶鸭子两个核心场景,展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和民族精神。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赛龙舟活动
时间与氛围
端午是湘西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与中秋、过年齐名。全茶峒人会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鱼肉、肉类宴席。午饭后,全城人倾城而出,到河边观看划船比赛,税关和河街成为主要观赛地点。
龙船特色
赛龙舟的船只形似狭长木船,两头翘起,船身绘朱红长线,平时停靠在河岸洞穴中。每船配备12-18名桨手,分别负责划桨、击鼓和打锣,鼓声节奏感强,与两岸呐喊声交织,场面如战鼓雷鸣。
竞赛规则与奖励
每艘船需在起点长潭出发,以税关为终点。比赛前数天,村民们已分组练习,获胜队伍可获得红布、银牌等奖励,军官和税官也会参与观赛并放鞭炮助兴。
二、赶鸭子活动(补充内容)
赛龙舟后,村民们会参与追鸭子游戏。鸭子被绑在竹筒中投入河中,军民齐下水追赶,岸上用石头等物品作锣鼓架子,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三、文化内涵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湘西人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体现了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龙舟竞渡象征合作与拼搏,赶鸭子则反映了民间生活的活泼与乐观。
以上内容综合自沈从文《边城》中的《端午日》,既保留了民俗细节的真实性,又通过生动的场景刻画传递了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