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咏史刘禹锡注释?

59

刘禹锡的《咏史》是唐代诗作,通过历史事件抒发现代感慨,具体注释如下:

一、原文与注释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1.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北湖:指金陵(今南京)玄武湖,晋元帝时建湖,宋时改名。- 南埭:鸡鸣埭,玄武湖边水闸,与北湖共同构成玄武湖景观。- “一片降旗”:典出刘禹锡《金陵怀古》,指东吴孙皓、陈后主投降隋军的历史事件,象征政权更迭。- “百尺竿”:形容降旗之高,隐喻权势显赫。- 整体意境: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2.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贾生:指西汉文学家贾谊,主张“明王道”,主张以仁义治国。- 王道:指儒家理想的政治秩序。- 卫绾:西汉初年将领,曾率军平定七国之乱,后因功高震主被处决。- “工车戏”:汉文帝时期,卫绾因权势过重被处决前曾参与宫廷游乐活动,象征权臣专权。- 整体意境:通过对比贾谊的理想与卫绾的权臣形象,批判当时朝政腐败。

3.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汉文”:指汉文帝刘恒,以节俭和仁德著称。- “贵位”:既指汉文帝的尊崇地位,也暗含对当时权贵当道的讽刺。- 整体意境:借汉文帝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反问为何当权者非但不能推行王道,反而被权臣把持,表达对政治黑暗的愤慨。

二、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后,正值其被贬谪期间,通过历史反思现实。- 主题思想:借史讽今,批判当时朝政腐败与权贵专权,同时表达自己坚守原则、不屈服于权势的信念。

三、艺术特色

叙事与抒情结合: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如孙皓投降、卫绾被处决)与抽象感慨(如“世道剧颓波”)的交织,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典精妙:如用“一片降旗”暗喻政权更迭,用“工车戏”讽刺权臣专权,典故贴切且含蓄。综上,刘禹锡通过《咏史》以史为鉴,既展现了个人品格,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