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博大渊深”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思想、学识或文化内涵的广博与高深。具体解析如下:
基本含义 博:
指广博、丰富,常与“广博”“博学”等词关联;
渊:指深邃、渊博,常与“渊博”“深邃”等词关联;
深:强调深度,表示内容不仅广而且有深度。 整体而言,该成语强调知识或思想的广博与精深结合,常用于形容学术造诣或文化底蕴。
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姜世昌的《逸周书·序》:“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这句话通过夸张手法,表达古籍内容的深邃与后世难以企及的境界。
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 多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学识或文化成就; 近义词
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示例
“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渊深的大家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博大渊深”是一个高度评价知识或思想深度与广度的成语,常用于学术、文化等领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