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注释的写作需要遵循学术规范,确保信息准确、格式规范。以下是具体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注释类型与位置
脚注 - 放置在文本下方标点符号之后,采用连续编号(如1、2、3……)。
- 示例:在“《合同法新论·总则》”后标注“王利明、崔建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尾注
- 附加于论文结尾,汇总全篇注释内容,便于读者查阅。
二、格式规范
基本格式
- 序号: 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2)或字母(如a、b)。 - 标注位置
- 内容结构:包括作者、出版信息(年份、出版社、版次)、页码等。
特殊格式要求 - 脚注编号:
可通过右键菜单选择“脚注和尾注”调整编号形式(如字母、罗马数字)。
- 尾注排版:使用双倍行距,左下角对齐,按页码顺序排列。
三、内容书写规范
引用规范 - 原引优先,转引需标注转引来源。
- 网络资源需标注作者、标题、网址及访问时间。
- 翻译作品需注明译者、出版信息。
补充说明
- 用于解释概念、佐证观点或补充材料时,需用小五号宋体标注。
- 学位论文需额外标注作者、论文名称、学校及类型。
四、注意事项
避免冗余: 注释应简洁明了,避免重复正文内容。 全篇保持一致的编号格式和字体。 确保文献来源真实可靠,避免抄袭。 示例 脚注示例格式统一:
引用核实:
> 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尾注示例:
> 本文引用了《民法学》(余能斌主编)中的相关理论,并参考了。
通过规范书写注释,可有效提升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性。若需进一步优化格式,可结合学校或领域的具体要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