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古代秒的定义方式?

59

古代秒的定义方式主要基于时间单位的划分和天文观测。以下是古代秒定义的详细解释:

天文时定义

自古以来,人类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将1小时分为60分钟,1分钟又分为60秒,从而得到了秒长,也称为天文时。

时辰划分

汉朝以前,“时”指季节,“一时”相当于现在的一季。一年有四季,所以一年又叫“四时”。汉朝以后,“时”不再表示季节,而是用来表示计算时间的单位。当时,人们把一天平均分成12个“时”,“一时”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来,人们又把一天平均分成24份,每份仍用“时”来表示,这时的“一时”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只相当于过去(汉朝以后)“一时”或“一个时辰”的一半,所指的时间缩短了。接着,人们又把一小时分成60等份,每份的时间叫1分,把1分又分成60等份,每份的时间叫1秒。

秒的引申义

“秒”字的本义是禾芒,后来引申为细微、微小。在古代,秒也被用作时间计量单位,一分钟的六十分之一。

原子时定义

到了现代社会,秒的定义更加精确,采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来定义秒。具体来说,当铯-133原子处于非扰动基态时,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ΔνCs以Hz(即等于s-1)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9192631770倍来定义秒。

综上所述,古代秒的定义方式主要是基于天文观测和时间单位的划分,从最初的时辰划分到后来的分钟和秒的细分,最终发展为现代的原子时定义。这些定义方式反映了人类对时间计量方法的不断进步和精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