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民(1876年9月-1925年12月24日),字宗孟,号苣苳子、桂林一枝室主等,福建省福州府闽侯县人,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及书法家,研究系领导人之一。
林长民出身于一个并不守旧的旧官吏家庭,封建的清王朝气数殆尽时,他适时而降生。他自幼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熟读诗书,并在林纾等名师的指导下学习西学。1906年,林长民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预科及大学部政经科,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和学术知识。
回国后,林长民积极投身于立宪运动和教育事业。他在福州创办了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并担任第一任校长。此外,他还曾任福建省谘议局秘书长、临时参议院秘书长、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民国初年的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长民在政治上以倡导宪政和推进民主为职志,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以及反对直系军阀曹锟贿选总统等历史事件。1919年,他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唤醒了国民,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除了在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林长民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书法精美,兼擅诗文,其艺术造诣在当时的文人中享有盛誉。林长民的个人生活也颇具传奇色彩,他娶了温哥华华侨社区领袖李日如的女儿李月娴为妻,婚后育有四名儿子,其中最著名的是才女林徽因。
1925年12月24日,林长民在反奉战争中兵败身亡,享年49岁。他的为人和思想对长女林徽因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徽因后来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