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环境、健康和社会安全等多个层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火灾隐患
直接引发火灾 烟花爆竹的火星易引燃可燃物,尤其在农村、林区或人口密集的城区,未熄灭的烟火可能引发秸秆堆垛、居民房屋、加油站、粮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火灾。
爆炸性伤害
高分贝爆炸声可能吓倒行人,导致意外跌倒或被飞溅物击中;燃放不当可能引发爆震性耳聋或烧伤(如面部、手部、眼睛)。
二、健康危害
呼吸系统疾病
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等;颗粒物(如PM2.5)可深入肺泡,导致肺水肿、喉水肿等严重病症。
心血管系统影响
噪音污染(135分贝)和一氧化碳中毒会加剧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的病情,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其他危害
- 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可导致眼灼痛、流泪,长期吸入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 高分贝噪音干扰睡眠,影响儿童发育和老年人健康。
三、资源与环境破坏
资源浪费
制造烟花爆竹需消耗矿物资源、化工原料和林木纸张,燃放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加重环卫负担并占用公共资源。
空气污染
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森林,危害水生生物生存。
土壤与水体污染
烟花爆竹残留物渗入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燃放后产生的酸性物质污染地表水。
四、社会影响
噪音扰民
巨响干扰正常生活,影响老人、儿童及病人休息,引发社会不满。
安全隐患
假冒劣质烟花爆竹易发生爆炸,导致人身伤亡;燃放不当引发火灾或炸伤事故。
建议与措施
遵守法规: 禁放区禁放,燃放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高空抛掷; 减少依赖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燃放危害的认识,倡导文明过节。通过综合防控,可降低燃放风险,保护生命财产与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