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税款是指 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导致企业需要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支付额外的所得税。这种差异可能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导致企业需要缴纳额外的所得税,这部分所得税被称为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可以理解为一种负债,需要在未来的特定时期内还清。
递延税款的产生通常是因为企业在进行资产重估、合并收购、长期股权投资等活动时,会产生资产价值变化、商誉计提等影响,从而导致财务报表中的税前净利润和税后净利润与税务申报的利润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需要缴纳额外的所得税,这部分所得税被称为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不是会计科目,而是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个会计科目来核算。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当出现时间性差异时,就记入递延税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时间性差异以相反的形式影响所得税时,在反方向转出。
递延税款的存在可能意味着企业在当前期间可以暂时减少税负,因为实际缴纳税款被推迟到未来。期末,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借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借项”项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