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蜀岗中峰,是扬州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以下是其综合介绍:
一、历史沿革
始建与命名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因初建于此时得名。最初为供奉佛骨而建,故称“栖灵寺”,后因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多次改名与重建
- 隋朝时因文帝杨坚敕建栖灵塔而得名。
- 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同治中兴时期重建,主体建筑为晚清风格。
- 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
重要历史事件
- 唐代鉴真大师在此传经授戒,为中日文化交流奠基。
- 清乾隆帝曾因“大明”二字触讳,改名“法净寺”,1980年才恢复原名。
二、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
分为三个部分:
- 中部: 主体寺庙建筑,含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采用重檐歇山顶结构,殿内供奉三世佛像; - 东部
- 西部:西园,园林式后花园。
代表性景点 - 鉴真纪念堂:
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事件;
- 平山堂:北宋欧阳修所建,与大明寺并称“淮东第一观”;
- 卧佛殿:供奉卧佛,展现佛教文化。
三、文化价值
宗教地位 是佛教禅宗重要道场,对扬州地区宗教文化影响深远。
历史见证
历经1500余年兴衰,见证多个朝代更迭,是研究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文人墨客
欧阳修、李白、白居易等历史名人曾登临栖灵塔赋诗,留下千古佳作。
四、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普通票30元/人; 开放时间
地理位置:扬州市邗江区平山堂东路1号。
大明寺以“千年古刹”闻名,其建筑、历史与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是扬州文化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