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是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今辽宁省)而得名。奉系军阀的主要将领包括张宗昌、郭松龄、马占山、李景林等,其势力范围主要在东三省。奉系军阀在张作霖的领导下,曾经历直奉战争,并在1928年张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后,由其子张学良统率,宣布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张作霖在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后,任中、前两路统领,后改编为第二十七师,任该师师长。他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任命为奉天省督军及省长,随后统一奉天,并逐步扩张其势力,成为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1920年直皖战争后,奉系与直系联合控制北洋政府。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系战败,张作霖退居关外,搞闭关自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再次控制北洋政府,张作霖成为最大的军事集团。
奉系军阀的将领分为旧派与新派,旧派的代表人物是张作相,新派又可以分为士官派和大学派。士官派以杨宇霆为中坚,大学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各派系之间存在长期的权力斗争。
奉系军阀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支援是其能够成为北方主要军阀之一的重要原因。其势力在1920年代达到巅峰,地盘占据了大半个北方,军队数量达到四十多万。然而,随着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奉系军阀最终走向分化,张学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奉系军阀的历史也随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