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云的个人简历如下: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1966年8月
籍贯:山东诸城
教育背景
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潘承洞。
职业生涯
2001年7月,任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
2006年,担任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计划”,并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
2004年和2005年,先后破解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安全系统的MD5和SHA-1两大密码算法,引起国际密码学界广泛关注。
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即模差分比特分析法,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5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
设计了我国哈希函数标准SM3,在金融、交通、国家电网等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并成为ISO/IEC国际标准。
获得多项国内外奖项,包括密码哈希函数的模差分比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特等奖、国际密码学会(IACR)“最具时间价值奖”和“真实世界密码学奖”等。
学术兼职
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小云在密码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密码哈希函数的研究和破解方面,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密码学的发展,也为信息安全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