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新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圆明园曾经是清朝皇帝和皇室成员的居住和娱乐场所,也是外国使节访问中国时的接待场所。在圆明园的辉煌时期,园内的建筑、雕塑、陈设等都是极为豪华和精美的,如“三大奇观”之一的“海上明珠”、由西班牙玻璃工匠制作的“西洋琉璃宝塔”、由法国工匠制作的“铜像喷泉”等等。
然而,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破坏和洗劫,园内的建筑和文物被毁损殆尽,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此后,圆明园虽然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但已经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和壮丽。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建国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2019年,84岁浙江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龙不顾专家反对,花费300亿在浙江横店复原圆明园。现在圆明新园已全面开放,入目建筑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八字牌、十二生肖、欧式大喷泉、都市庭院,斗拱,屋脊兽,1:1复刻,基本上做到了95%的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