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是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泰伯庙始建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经过历代修建,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有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有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庙内设有至德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泰伯园”。
泰伯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0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伯庙不仅是纪念泰伯的庙宇,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庙内的建筑和雕塑展示了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探寻吴地历史和文化源流的重要遗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