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基础运算的重要部分,教学时需结合直观操作与算法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核心技能:
掌握“破十法”“想加算减法”等基本算法,能熟练口算。
思维培养:
通过操作活动建立数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步骤
情境导入 通过游园会、套圈等生活化场景引入问题,例如:“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9。
直观操作与算法探索
- 破十法: 将15拆分为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 想加算减法
- 连减法:15-5=10,10-4=6,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本质。
算法多样化教学
允许学生尝试不同方法,如连续减法(15-4-5)、点数等,通过比较发现各自优劣,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
规律总结与归纳
通过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差依次增加1),培养归纳整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基础提供不同难度任务,例如基础题巩固算法,拓展题挑战推理能力。
游戏化练习
设计“和小鱼交朋友”等趣味游戏,将口算与奖励结合,提高练习积极性。
个性化指导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如通过实物操作强化算理理解。
四、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操作、讨论中的表现,评价算法选择与逻辑思维能力。
结果评价
通过口算测试、游戏竞赛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不仅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退位减法的意义,还能逐步掌握多种算法,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