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亡灵节(Dia de los Muertos)是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兼具宗教信仰与文化传承,其内涵与形式可概括如下:
一、时间与名称
时间:每年11月1日(幼灵节)和11月2日(成灵节)。
名称:源自阿兹特克语,意为“亡灵之日”,与西方万圣节有相似名称但文化内涵不同。
二、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印第安根源 亡灵节起源于3000年前的中美洲纳瓦文明,当时人们认为死亡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灵魂需经九重关卡最终回归安息地。祭坛供品如玉米羹、巧克力等象征为亡者提供物质支持。
西班牙文化融合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引入天主教后,将万圣节与本土亡灵节结合,形成了“小亡灵节”(祭奠儿童)和“大亡灵节”(祭奠成人)的划分。
三、核心活动与象征
家庭祭坛与亡灵归来
家庭会搭建祭坛,摆放逝者照片、鲜花(如万寿菊)、食物(玉米饼、糖果)和饮料(龙舌兰酒),并点上蜡烛引导亡灵。
亡灵游行与公共庆典
全国性游行是重要活动,人们身着骷髅面具、幽灵服装,抬着祭坛游行,沿途撒落花瓣(如黄色玫瑰)营造氛围。
象征意义
- 色彩与生命轮回: 鲜艳的色彩象征生命活力,与死亡形成对比。 - 乐观态度
四、国际影响与现状
文化符号:被《寻梦环游记》等影视作品传播,成为全球认知的墨西哥文化符号。
旅游吸引力: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成为墨西哥最热门的节日之一。
亡灵节通过独特仪式展现了墨西哥人对生命与死亡的辩证理解,成为连接生与死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