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现象是指 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被称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散热迅速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形成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地形逆温:
主要由地形造成,尤其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逆温现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有利方面
稳定大气结构,为飞机的飞行提供更为稳定的气象条件。
抑制空气对流,减缓蒸发过程,这在绿洲和沙漠湿岛等区域尤为显著。
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不利方面:
导致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越积越多,空气污染越来越重。
可能导致天气条件的不稳定,降水量减少,湿度增加,影响气象观测和预测的准确性。
在城市及工矿区上空,逆温现象可能导致浓雾天气,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综上所述,逆温现象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与地形和大气条件紧密相关,对气象、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