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设备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危险源 通过设计改进、材料替换等方式,彻底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例如用不燃材料替代可燃材料,用无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采用隔离、屏蔽、泄放等技术,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如设置透风设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防止触电。
隔离与防护
通过物理隔离(如防护栏杆、安全通道)或空间分隔(如基坑支护、设备防护罩)防止人与危险源接触。
故障-安全设计
在设备或工艺设计中加入安全装置,当检测到异常时自动触发保护机制。例如压力容器超压时自动泄压。
减少故障和失误
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定期维护和人员培训,降低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快速隔离与控制
事故发生后,立即隔离事故区域,控制能量释放或危险物质扩散。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设置薄弱环节
在关键部位设计薄弱环节,当主防护失效时自动破坏,避免事故扩大。
个体防护与救援
配备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安全带),并设置急救设施和避难场所,减少人员伤亡。
应急管理与救援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流程和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快速救援。
三、其他专项措施
防自然灾害: 如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等,通过建筑设计和监测系统应对。 职业病防护
施工安全专项措施:如基坑支护、起重作业防护、临时用电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需结合具体行业和场景制定,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