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环境污染现状仍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PM2.5、PM10、O3等污染物浓度持续升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尽管全国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
水污染
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全国各大河流湖泊有近半数受到严重污染,水质超标现象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据国家环保部统计,我国日排放废污水已超过一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导致河流、湖泊、水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工业废弃物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仍达16.1%,其中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点位超标率高达19.4%。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
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突增,2015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到60亿吨。畜禽养殖对水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粪便和养殖场污水,60%以上的粪便得不到科学处理而被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例如,河南“镉麦”事件中,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导致小麦也出现镉超标。
生活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和填埋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此外,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也会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
重金属污染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银体温计制造、使用国家以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废物处理等也都是我国的主要汞污染来源。工业区和矿区的地下水中的汞浓度往往远高于其他区域,这些区域地下水的汞污染问题得到了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