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约156-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东汉末年著名武将,汉末群雄之一。以下是其主要生平和成就的总结:
一、早年经历
出身与早期仕途
吕布出生于并州,原为丁原部将,因力大无穷、弓马娴熟,被丁原赏识并提拔为主簿。
杀害丁原与投靠董卓
吕布因不满董卓的残暴,受王允、貂蝉等人的挑拨,于192年(初平三年)刺杀董卓,后拜为奋威将军,封温侯。
二、军事成就
击败袁绍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率军攻占兖州,与曹操交战两年,使曹操陷入困境。
徐州牧时期
- 兴平二年(195年)击败刘备、夏侯惇,占据徐州,自封徐州牧。
- 建安三年(198年)因曹操水淹下邳被俘,最终被处死。
三、性格与评价
勇猛与缺陷
吕布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闻名,但缺乏政治远见和忠诚,反复无常,被《三国演义》形容为“有勇无谋”。
- 正史《三国志》评价其“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历史影响
- 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英雄象征,但后世评价多倾向负面,认为其失败源于性格缺陷。
四、结局
吕布被曹操俘虏后,因部下出卖于199年2月7日被处死,年仅33岁。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是战场猛将,也是政治失败典型。
以上信息综合自《三国演义》《三国志》及权威百科,涵盖其生平和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