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最新政策,养老金制度在2025年迎来了多方面调整,主要包括养老金标准提升、缴费年限延长、退休年龄推迟及个人养老金支持政策完善等。具体内容如下:
一、养老金标准提升
基础养老金上调 -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24年的123元提高至2025年的143元,涨幅达16.3%,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第七次上调。 - 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1494元/月、广东220元/月)和艰苦边远地区将保持更高标准。
特殊群体保障加强
- 农民养老金制度更新,60岁以上农民每月多领20元,最低标准达160元。 - 失地农民、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每月可获1000-1500元津贴,医疗保障升级至960元。
二、缴费与退休政策调整
缴费年限延长
- 到2030年,全国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半年。 - 建议已缴15年的人群尽快补缴,避免影响养老金领取。
退休年龄推迟
- 男职工退休年龄逐步从60岁延至63岁,女干部从55岁延至58岁,女工人从50岁延至55岁,每年分两个月调整。
退休弹性机制
- 法定退休年龄后,个人可选择提前最多3年或延迟最多3年退休,但需与单位协商。
三、个人养老金支持政策
制度完善
- 2025年将研究制定个人养老金支持政策,明确性质、管理方式和投资渠道,增强吸引力。 - 可能包括提高缴费扣除额度、降低税率、加大税收优惠等。
产品与服务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 可能试点地区探索更高标准,未来推广至全国。
四、其他配套措施
倾斜调整: 对高龄退休人员(如70岁以上)、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给予额外照顾。- 医疗保障升级
总结
中央通过养老金标准提升、缴费年限延长、退休年龄调整及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善等多措并举,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建议退休人员关注政策细则,合理规划养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