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题
要求:简洁明了,包含研究目的或核心问题,例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警模型构建及验证》。
规范:避免使用“新方法”“未见报道”等模糊表述,需有充分研究依据。
二、摘要
结构:通常为四段式
1. 目的:说明研究背景与目标
2. 方法:描述研究设计、对象、工具等
3. 结果:呈现主要发现及统计学意义
4. 讨论:解释结果临床意义及研究局限
字数:300-500字,使用5号黑体。
三、关键词
选择:3-8个与研究相关的术语,如“糖尿病”“机器学习”。
格式:用5号黑体标注。
四、正文
1. 引言(前言)
内容:介绍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范围及意义,需明确研究问题。
结构:可采用三段式漏斗结构,突出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内容: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识别知识空白,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要求:需引用权威文献,避免重复已有结论。
3. 研究方法
设计:说明研究类型(如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等)及选择理由。
对象:描述样本特征、分组方法及对照设置。
工具:列出测量仪器、统计分析方法等。
4. 结果
数据呈现:用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展示主要发现。
统计分析:需注明P值、置信区间及统计软件(如SPSS)。
5. 讨论
意义:解释结果临床应用价值及潜在影响。
局限: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五、参考文献
格式:采用APA或MLA规范,包含作者、标题、期刊信息及年份。
示例:
六、附录(可选)
内容:补充原始数据、调查问卷等支持材料。
注意事项
避免常见错误:
如标题冗长、摘要缺失、方法描述不清等。
数据真实性:
所有结论需基于可靠数据,严禁篡改。
遵循规范:
不同期刊对格式要求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提前查阅投稿指南。
以上模板为通用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研究领域和期刊要求调整。建议写作前进行文献检索,确保研究创新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