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市场垄断地位所规定的价格,其核心特征和构成如下:
一、定义与分类
定义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为获取最大限度利润而人为制定的市场价格。这种价格不受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具有独立性。
形式
- 垄断高价: 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用于获取超额利润。 - 垄断低价
二、形成原因
垄断价格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垄断地位:通过市场控制力影响供需关系;
成本结构:基于成本加成原则,包含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
市场竞争限制:排除或限制竞争以维持高价。
三、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垄断价格 不否定价值规律,商品价值仍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范围被垄断组织控制;
垄断组织通过价格策略(高价或低价)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非直接决定商品价值。
四、作用与影响
对垄断组织
保障最大限度利润,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通过高价)或控制成本(通过低价)。
对市场
- 限制竞争,减少市场效率;
- 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需通过反垄断措施调节。
对消费者
通常面临高价,但可能因产品差异或必需性获得一定利益。
五、公式与利润实现
垄断价格公式通常表示为:
$$
\text{垄断价格} = \text{成本价格} + \text{平均利润} + \text{垄断利润}
$$
其中,成本价格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平均利润是行业平均水平,垄断利润则是垄断组织凭借市场控制力获得的超额收益。
综上,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通过市场控制、成本加成和利润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影响个体经济行为,也塑造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