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司母戊大方鼎简介

59

司母戊大方鼎,又称后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的青铜礼器。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的形制雄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其余各处皆有纹饰,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有后司两字相对。四面交接处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雌雄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牛耳)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精湛,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公斤。司母戊鼎不仅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2002年1月18日,司母戊大方鼎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司母戊鼎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瑰宝,被誉为“青铜器之冠”。它的存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艺的高超水平,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