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问题的新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隐蔽性
违规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培训中心、农家乐等隐蔽场所,或接受私营企业在高档小区内安排的“一桌餐”。
在费用报销上做手脚,将大额消费拆分成多个小额发票报销,或长期在饭店挂账,待“风头”过后一起结账。
收送礼品、礼金避开敏感时间节点,通过电子礼品卡、电子红包、快递等隐蔽方式进行。
流行性
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
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
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
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
污染性
“四风”问题新表现的存在导致了社会风气的世俗化、庸俗化,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
顽固性
“四风”新表现看似新动向,实则老问题,其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
其他新表现
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
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
有的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
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
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
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
有的地方公务用车通过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企业车辆等方式使用,甚至变“公车私用”为“私车公养”。
婚丧喜庆事宜化整为零分批操办、异地操办、变换身份操办,或只收礼金不办酒席。
网络礼品“隔空收受”,通过微信收送红包,或通过快递邮寄方式直接送达工作人员。
高档消费“空卡签单”,在豪华酒店、健身美容等高消费场所预付资金,官员消费签老板单,或直接消费不留痕迹。
婚丧喜庆“变相执行”,以孩子满月宴、升学宴、新婚宴等民俗为由,对参宴人数、桌数进行分解,小规模、多地点、分批分散分地操办。
“吃公函”,利用公函进行违规吃喝或套取公款用于其他支出。
这些新表现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监督和整治,才能有效遏制其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