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是指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具体内涵如下: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
核心理念
以节约资源为基础,通过技术进步、管理优化等综合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主要措施
- 推广集约用地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 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核心内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生产消费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举措
- 建立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异化开发策略;
- 制定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环境监管;
-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
三、两型社会的协同关系
资源节约是环境友好的基础,环境友好是资源节约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例如,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能耗(资源节约),减少污染物排放(环境友好)。
四、发展意义
两型社会建设有助于缓解资源约束、降低环境风险,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