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种,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待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非吾所长也,愿授子文子以兵。”越王曰:“夫差余既负其国,不能复仇,奈何以兵报仇乎?请与文子共谋良策。”对曰:“当以德化民,实为上策。夫差余虽受屈,终当雪耻。”越王乃发愤图强,终灭吴国。
翻译
吴王赦免越国后,越王勾践回国复仇。他通过自我磨难激励自己,将苦胆悬挂于座右,无论坐卧都需仰视以提醒耻辱,饮食前亦要尝胆以保持警醒。他常自问:“难道忘记会稽山上的耻辱了吗?”勾践亲自耕种、夫人织布,饮食清淡、衣着简朴,对待贤士谦卑有礼,救济贫困、安抚死者,并与百姓共同劳作。他任命范蠡为相,但婉拒军事职责,主张以德化民,最终在越国强盛后成功灭亡吴国。
注释
苦身焦思:
通过自我折磨保持清醒的斗志;
置胆于坐:
将苦胆悬挂于座位,时刻提醒复仇使命;
夫人与越民:
勾践要求夫人自织布、食素,与百姓同甘共苦,增强民族凝聚力;
范蠡的智慧:
范蠡主动放弃兵权,助勾践实施“以德报怨”的战略。
此译文综合了多个权威版本,保留了原文的悲壮色彩与历史厚重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