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按体例分类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列传”记叙民间人物,“表”统系年代,“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例如,《史记》。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例如,《通鉴纪事本末》。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
按时空分类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例如,《史记》。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的历史。例如,《汉书》。
按真实性分类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例如,二十四史。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例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的史书。例如,《宋稗类钞》、《清稗类钞》。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例如,《宋稗类钞》、《清稗类钞》。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一部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分类。例如,《史记》既是纪传体又是通史,同时也是正史。了解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史书进行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