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59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一、蒙氏教育理念下的纪律管理

摘抄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感悟

这段话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过去,我常常试图通过“约束”孩子来维持纪律,但这种外部的控制往往只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通过学习蒙氏教育,我意识到,真正的纪律应该是让孩子成为教室的主人,通过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来引导他们自发地遵守规则。这种自主性带来的纪律是持久且有效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不许动”原则,而是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学习自我管理和自律。

二、胡适的人生格言与教育态度

摘抄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

感悟

胡适先生的这句话激励我在教育工作中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即使面临争议和困难。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孩子的幸福与当下体验

摘抄

“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我的理解: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

感悟

这段话让我重新审视了如何给予孩子幸福。我们常常以为孩子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但实际上,他们更渴望的是能够自由探索和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探索和玩耍,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这样的幸福是真实的、深刻的,也是孩子们能够长久记住的。

四、倾听与接纳的力量

摘抄

“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一直在探索让孩子愿意听我讲话,能够专心听我讲话,并积极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并得到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许理解、赞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药。”

感悟

这段话让我意识到,倾听和接纳是建立孩子信任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认同他们的情绪,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这种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更愿意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身段,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和支持者。

五、耐心与等待的教育艺术

摘抄

“前段时间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好!》一书,感觉受益匪浅。当初之所以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被它的名字吸引,觉得书名特别的温馨,感觉作者应该是个特别富有爱心的人,应该是一个特别了解学生的人。翻阅厚厚的书本,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和人本主义思想。其人道主义原则和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是阿莫纳什维利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强调教师要热爱、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成功要抱有信心,使他们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感悟

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耐心和等待的重要性。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节奏,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学习。通过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孩子,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力,使他们能够在快乐中成长。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六、一分钟批评与表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