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纳辱华事件始末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事件导火索:2018年上海时装秀预热视频
2018年11月17日,杜嘉班纳为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第一届时装秀“The Great Show”发布预热视频,内容包含中国模特用筷子吃披萨、意大利面等场景,配以中式发音旁白。该视频因以下问题引发争议:
文化歧视 :用筷子吃西餐的姿势被指强化西方饮食文化优越感,中式发音旁白被批傲慢;人身攻击:
设计师Stefano Gabbana在社交媒体公开辱华,称中国是“Country of (shit) ”等极端言论。
二、事件发酵与抵制行动
明星集体抵制:
章子怡、陈坤、李冰冰、黄晓明、王俊凯等明星宣布退出上海大秀,东方宾利模特集体罢演;
品牌方应对失当
- 初期称账号被盗,但未提供有效证据;
- 后发布虚假声明称大秀取消,但未公开道歉;
- 11月23日发布道歉视频,但仅用中文说“对不起”,未承认错误。
三、事件后果与影响
销售额暴跌:
事件后,杜嘉班纳在中国及海外销售额大幅下滑,上海门店关闭,巴黎、伦敦等店客流量锐减;
长期负面影响:
品牌在华形象严重受损,引发公众对跨国品牌文化责任的讨论;
国际舆论谴责:
多国媒体批评其“自杀式营销”,称其利用争议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后续争议与反思
创始人责任:Gabbana的公开辱华言论被指推波助澜,但品牌方未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行业警示:事件引发对奢侈品品牌文化敏感性的关注,建议企业加强跨文化培训。
该事件持续发酵6天,最终因品牌方缺乏诚意道歉而平息,但对中国奢侈品市场及民族情感造成了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