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以隐居东山、东山再起及指挥淝水之战著称。以下是其主要生平和成就的总结: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名门望族背景
谢安出身于东晋名门谢氏,其父谢裒曾任太常,家族在朝中影响力显著。谢安自幼聪慧,四岁时便被名士桓彝赞为“不比王东海”。
隐居东山
少年时期,谢安以清谈闻名,屡次拒绝朝廷辟命,隐居会稽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名士交游,培养谢家子弟,形成“东山雅集”。
二、政治生涯与核心成就
东山再起
谢氏家族在朝中逐渐衰落后,谢安40多岁应召出山,任桓温征西司马,开始参与朝政。他先后担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等职,逐步掌握实权。
挫败桓温篡位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联合对抗桓温篡位,成功阻止其建立独裁政权,维护晋室稳定。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南下时,谢安以八万兵力击败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创造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奠定东晋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三、性格与历史评价
政治智慧
谢安以儒道互补治国,既维护士族利益,又顾全晋室安危,被王俭称为“江左风流宰相”,张舜徽誉之为“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隐士风范
尽管身居高位,谢安仍保持闲雅性情,拒绝居功自傲,后世称其“宰相气度”。
四、结局
因功名显赫被孝武帝猜忌,谢安被迫避祸广陵(今扬州),385年病逝于建康,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的生平体现了东晋士族在动荡时代的中庸之道,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至今仍被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