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地震小常识

59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引起。当地球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地震。地震的成因包括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和水库蓄水等。

地震的预警信号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尽管预警时间短暂,但能为人们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

地震的避险措施

室内避震

坚固家具下:如桌子、床下等,用手保护好头部或后脖颈,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

三角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远离危险物品:避免靠近玻璃制品、可能坠落的物品。

室外避震

远离建筑物: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用双手护住头部原地等待。

避开危险物:避免靠近高大建筑物(特别是玻璃幕墙)、塔架、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

在电梯里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可搭乘电梯。如果在电梯里遇上地震,就迅速按下所有楼层,等电梯一打开就立刻往外跑,然后赶快找安全的地方避难。

在公共场所

在百货公司、电影院等人潮拥挤的地方遇到地震时,最危险的就是发生混乱情况,因为陷入恐慌的人们会同时往狭窄的通道推挤,所以相当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即使停电也千万不要手忙脚乱。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保存体力

如果被困,不要随意移动,稳定好自己的情绪,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

敲击管道或墙壁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互救

地震后,街坊邻居生还者要帮忙救助埋压人员,并帮忙抢救,减少人员伤亡。

地震的防范与准备

学校人员避震

学校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待地震过后,应当按学校准备的疏散路线,在老师的指挥下,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通过掌握这些地震小常识,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