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自然认知与技能培养 通过观察秋景、参与自然活动(如捡落叶、制作标本),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增强幼儿与家人、同伴的互动,培养责任感、环保意识及文明行为习惯。
家园/社区联系
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社区的沟通,促进资源共享与情感交流。
二、活动准备
物资采购
- 零食、饮料、绘画工具、风筝等基础用品;
- 环保袋、垃圾箱等清洁工具;
- 活动道具(如彩旗、队旗、灯谜卡片)。
安全规划
- 制定安全预案,明确集合地点、交通方式及应急处理流程;
- 提前告知家长注意事项,如交通安全、环保要求等。
场地选择
- 公园、广场、自然景区等适合集体活动的场所。
三、活动流程
集合与出发
- 按指定时间、地点集合,清点人数后统一出发;
- 途中可安排简单游戏(如猜谜语、两人三足走)活跃气氛。
主题体验活动
- 自然探索: 观察植物变化(如落叶)、采集标本等; - 创意手工
- 环保行动:设置垃圾回收站,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互动与分享 - 亲子游戏(如蒙眼过障碍、亲子接力)增进情感;
- 分享环节:幼儿讲述见闻、家长记录感受,评选“最佳日记”。
总结与延伸
- 回到后组织总结会,表扬表现突出的个人/团队;
- 布置家庭作业:如绘制秋日画卷、写游记等。
四、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全程强调遵守规则,避免单独行动; 教育幼儿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自然环境;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活动内容保持趣味性。 五、活动延伸环保意识:
灵活调整:
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群分享活动照片、视频,鼓励家长参与后续创作(如家庭摄影展);
社区联动:
与周边机构合作,拓展活动内容(如博物馆导览、非遗体验);
自然观察日记:
引导幼儿记录秋日变化,培养长期观察习惯。
以上方案可根据具体场景(如幼儿园、社区、企业)调整,建议提前与参与者沟通需求,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