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59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报告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

一、报告内容要求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家族用药史、疾病情况、用药原因及联系方式。

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型剂量、用药途径和时间。

不良反应信息

发生时间、症状描述(如皮疹、恶心等)、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处理措施及结果(如停药、对症治疗等)。

关联性评价

评价用药与反应的时间顺序、停药后反应变化、重复用药测试等。

二、报告途径

线上提交:

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省级药品监测机构平台在线填报。

电话报告:拨打当地药品监管部门热线电话进行电话报告。

三、报告时效

严重/罕见反应:需在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需立即报告。

其他反应:一般需在30日内报告。

四、严重不良反应界定

包括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显著伤残、住院时间延长等。

五、报告质量要求

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包含临床检验数据及医生评估意见。

六、医疗机构职责

监测与报告: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定期汇总分析报告。

紧急处理:

发现严重反应需立即停药、救治并报告监管部门。

培训与考核:

开展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医护人员报告意识。

七、监管措施

质量评估:省级监测机构定期对报告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奖惩机制:对及时报告、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医疗机构给予表彰,对瞒报、漏报进行处罚。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需全员参与,医护人员需提高警惕性,及时识别异常反应并履行报告义务,共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