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种类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分类:
一、按品种来源划分
地方品种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如东北民猪、两广小花猪、浙江金华猪等。
- 东北民猪:
全黑毛皮,头中等大,四肢粗壮,耐粗饲但饲料利用率低。
- 两广小花猪:头颈短小,四肢短粗,又称“六短猪”,分布于广东、广西。
培育品种 通过人工选育和杂交改良得到,如北京黑猪、上海白猪等。
- 北京黑猪:
体型中等,肉质紧实,适合北方气候。
- 上海白猪:皮肤白皙,瘦肉率高,适应性强。
引进品种 主要来自国外,如大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长白猪等。
- 大白猪:
原产英国,全球分布最广,瘦肉率63.5%-66%,适应性强。
- 杜洛克猪:棕红色毛皮,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是三元杂交猪的基础父本。
- 长白猪:流线型体型,肋骨16-17对,瘦肉率66%,繁殖力强。
二、按用途划分
肉用猪 主要用于生产猪肉,包括育肥猪和种猪。
- 育肥猪:
体型肥壮,需快速增重。
- 种猪:繁殖后代,如长白猪、杜洛克猪的父本。
繁殖猪 用于提高猪群遗传水平,如种公猪、种母猪。
实验猪
用于疾病研究、药物筛选等科研用途。
三、按体型特征划分
瘦肉猪
胴体瘦肉占比50%左右,如长白猪、杜洛克猪。
肥猪
胴体脂肪含量高,适合腌制或炼油。
内生猪
介于瘦肉猪和肥猪之间,瘦肉率约50%。
四、其他分类维度
毛色: 黑猪、白猪、黑白花猪、棕猪等。 产地区
总结
我国生猪品种丰富,涵盖地方特色品种、高效培育品种及国际引进品种。其中,大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等瘦肉型品种因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成为现代养猪业的核心品种。不同品种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养殖需求,共同推动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