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围绕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领域展开,旨在通过集中攻坚和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农村环境整体改善。具体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垃圾治理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95%以上村庄纳入“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推广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厕所革命
改造农村厕所200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4%,旱厕普及率55%,推广适合不同地区的改厕技术(如水冲式、三格化粪池等)。
生活污水治理
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延伸至农村,覆盖85%以上村庄,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完成9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村容村貌提升
清理乱堆乱放、无功能住房及畜禽圈舍,推进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打造“工业新区、品质乡村、魅力XX”目标。
二、重点任务
拆违治乱
- 拆除违章建筑、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清理乱圈乱占现象。
- 对搬迁复垦区域进行生态恢复,植树种草,建设绿色生态村庄。
垃圾治理专项行动
- 整治“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推广垃圾分类方法,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 新建/扩建51个焚烧发电项目,完成9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任务。
厕所革命专项行动
- 改造200万座厕所,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支持专业化粪污处理服务。
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
- 延伸城镇污水管网至农村,完成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实现集中统一处理。
村容村貌提升
- 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整治村内空置地块,推进道路硬化和绿化,创建示范村。
三、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发挥驻村帮扶队作用,激发农民积极性。
资金投入
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财政对早干早补、多干多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技术支撑
推广适合不同地区的改厕、污水处理技术,建立技术培训体系。
长效管理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完善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巩固治理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2019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方案旨在实现农村环境根本性改善,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