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生寄语主要围绕"厚德载物"校训展开,结合不同时期校长的讲话内容,可总结为以下核心要点:
一、厚德品格的涵养
胸怀博大
校长李路明强调,厚德要求学生以"责己甚厚,责人甚轻"的胸怀处世,既严于律己又宽以待人,培养包容与谦逊的品质。 例如,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坦然,将个人得失置于国家利益之后。
担当责任
新生被寄予"为国为民"的使命感,需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国家项目等。 王希勤校长指出,立业须厚德,需以国家为先、人民至上,胸怀宽广、团结协作。
二、生命力的培育
顽强意志
邱勇校长以"截肢少年"周桐为例,强调"人无精神不立",鼓励新生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坚韧面对挑战。 他寄语新生保持"蓬勃的生命气息",在逆境中"让生命之光更加明亮"。
持续成长
王希勤校长倡导"勤而行之"的校风,强调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形成"知行合一"的循环。 他鼓励新生少空谈、多实干,从点滴做起,成就更大事业。
三、清华精神与未来展望
文化传承
新生将延续清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校训文化,通过学术交流、社团活动等平台,与优秀伙伴共同成长。 例如,在兴趣团队中发掘潜能,在创客空间实现创新。
时代使命
当前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校长们期望新生以"厚德载物"的品格担当时代重任,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王希勤校长特别指出,研究生阶段需把握"为学"与"立业"的关系,既追求学术创新又服务社会。
以上寄语体现了清华对新生在品德、能力、精神三方面的期待,既强调个人修养又注重家国担当,为新生指明了清华人特有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