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文章通过描写无常这个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无常在阴间被认为是公正的裁判,而现实中的人却连一个公正的裁判都没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
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无常虽然是个鬼,但他具有公正严明、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这表明鲁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希望社会中有更多像无常这样具有公正和善良品质的人。
对“正人君子”的讽刺
文章中提到的“活的‘正人君子’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讽刺了那些打着“公理”和“正义”旗号的虚伪知识分子,揭示了他们的丑恶面目。
对人情味的珍视
无常在勾魂时,看到一个母亲哭死去的儿子,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虽然因此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但这体现了无常的人情味。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人间亲情和悲伤的深刻理解。
对传统习俗的怀念
文章中提到的无常形象和相关的迎神会、戏剧舞台等场景,反映了鲁迅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和对民族文化的珍视。他感叹这些传统习俗正在逐渐消失,希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要被遗忘。
总的来说,《无常》这篇文章通过无常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和对人情味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