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俗语谚语和古诗名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节气相关古诗名句
立春 - 宋·白玉蟾《立春》:
>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 赏析:以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的意象,展现立春作为春季开端的活力。
清明
- 唐·杜牧《清明》: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赏析:通过细雨绵绵的景象,抒发清明时节的哀思与思念。
夏至
- 晋·陶渊明《夏至》:
> 日长一线夏至到,愁闷人间万事消。 - 赏析:以白昼最长为切入点,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分
- 唐·刘禹锡《秋分二首·其一》: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赏析:打破传统悲秋情绪,凸显秋分昼夜平分的独特价值。
冬至
- 王安石《冬夜即事》: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赏析:通过室内外的温差对比,体现冬至的寒意与静谧。
二、节气相关俗语谚语
春雨惊春清谷天
- 传统节气歌,概括春季农事与自然现象。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指清明前后是播种移栽的关键时期。
夏至雨落,九场大水
- 预示夏至后降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处暑白露,菜豆成熟
- 表明处暑后气温下降,适合收获蔬菜。
冬至补冬,补嘴空
- 强调冬至是进补的最佳时机。
三、其他经典表述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过后若未播种,秋收将无所获。 小满大满,江河满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精确描述春分和秋分时昼夜等长的现象。
这些古诗名句与俗语谚语共同构成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包含农事指导,又蕴含哲学思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