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初绽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荷花(莲花)处于含苞待放的初始阶段。具体解析如下:
基本含义 - 菡萏:
古代对未完全开放的荷花的别称,特指花苞期。例如《楚辞·招魂》中就有“菡萏浮涟漪”的诗句,描绘荷花初绽时的水波荡漾景象。
- 初绽:指花朵刚刚开始开放的状态,强调含苞待放的动态过程。
文学与文化内涵
- 菡萏因“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在古典文学中常被赋予高洁、纯美的象征意义。李白、李商隐等诗人通过菡萏表达对自然美与人格独立的向往。
- 与其他荷花别称(如水芙蓉、芙蕖)相比,菡萏更侧重强调花蕾的形态美,而“荷花”则泛指整个莲花。
相关诗词示例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以菡萏盛开比喻盛夏美景。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通过菡萏卷舒变化,抒发对自由与无常的感慨。
综上,菡萏初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从含苞到绽放的临界美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