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月为载体,抒发了人类对永恒与短暂的哲思。
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通过月神对话形式,表达对亲情的美好祝愿。
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以月夜江景为背景,隐喻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
四、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月夜还家照大燕。”借月表达对边疆安宁的渴望。
五、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京口北固亭有怀》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月之永恒反衬人生短暂,蕴含豁达情怀。
六、其他经典诗句
1.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以月喻边塞孤寂。
2.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借月描绘洞庭湖月夜美景。
3. 李商隐《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以月衬节日盛况。
这些诗句通过月神、月景等意象,或表达孤独、思念,或抒发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展现了月在中国文学中的独特抒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