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笔记小说集,以下是其核心资料的综合整理:
一、基本信息
作者与成书背景 由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撰,梁代刘峻作注。原书共八卷,刘峻注本分十卷,现传本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三十六门,记载自汉末至东晋时期的名士轶事。
历史地位
中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开创了笔记小说的体裁,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影响深远。
二、内容特色
主要分类与内容
- 德行: 记载贤士品德,如《贤媛》篇采自《史记》《汉书》。 - 言语
- 政事:涉及士大夫政治活动,反映当时政治生态。
- 文学:评述文学创作,如《品藻》篇。
叙事特点
- 短小精悍,多采用三言两语的口语化表达,如“王羲之每食甘蔗,必大嚼而后吐之”。
- 杂采众书,包含《史记》《汉书》等典籍内容,如《规箴》篇。
三、历史价值
社会风貌的缩影
通过名士言行,反映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的社会风尚、文化习尚及精神世界,如士族阶层的特权地位、清谈文化的盛行。
史料价值
包含珍贵历史资料,如东晋王羲之、谢安等人的活动记录,兼具文学性与史学价值。
四、影响与衍生作品
对后世的影响
为《史记》《汉书》等典籍补充细节,成为后世笔记文学的范本,如《幽明录》等志怪小说的创作受其启发。
成语典故的来源
如“管中窥豹”“东山再起”等成语均出自《世说新语》。
综上,《世说新语》不仅是文学瑰宝,也是研究魏晋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