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几何图形绘制
立方体绘制 - 画一个倾斜45度的正方形作为底面,右上角画一个与底面相同大小的正方形,连接四个角形成正方体框架。
- 通过虚线连接对角线辅助定位,擦除辅助线后完成基础结构。
球体绘制
- 用圆规画圆,通过四等分点连线形成正八面体,再擦除辅助线。
圆柱体绘制
- 绘制两个平行圆作为底面,连接对应点形成侧面梯形,组合成圆柱体。
二、立体效果表现
透视与投影
- 使用透视网格确定物体位置和大小,通过平行投影法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平面图形。
- 在立方体底部画投影线,右侧添加阴影部分,增强立体感。
阴影与高光
- 用交叉线或渐变阴影表现立体结构,通过橡皮擦轻柔过渡高光部分。
- 注意阴影方向与光源位置一致,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材质与纹理
- 通过调整颜色深浅、添加渐变或纹理贴图表现材质差异(如金属、木纹等)。
三、进阶技巧
动态姿势绘制
- 通过手部轮廓和弯曲弧线表现动态姿势(如握拳、伸展等)。
- 结合透视原理,将手部立体化后添加衣物等配饰。
组合与场景构建
- 将多个几何体组合成复杂场景(如房间、人物等),注意物体间的遮挡关系。
- 添加灯光效果,通过明暗对比强化空间感。
四、工具与练习建议
工具准备: A4纸、铅笔、橡皮擦、卷笔刀、尺子,建议先用铅笔打底稿再勾线。 学习资源
实践步骤:从简单几何体开始,逐步尝试组合与动态姿势,反复修改完善。
通过以上方法,可逐步掌握3D画的基本技巧与表现方法。建议先掌握基础几何图形,再结合透视、阴影等技巧进行组合创作,多练习才能提升立体感表现能力。